近日,永煤总医院人文叙事护理领域捷报频传:在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第三届819医师健康脱口秀大赛中斩获 “科普潜质奖”,在第七届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赛中凭作品《伴癌成长》摘得音频类一等奖,该作品还成功入选健康中国 2025 年新时代健康科普大赛,多项荣誉叠加,彰显了医院护理团队在“人文护理 + 科普传播”领域的深厚实力与创新探索。
脱口秀传温情:
《拥抱》获省级“科普潜质奖”
8月13日,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第三届819医师健康脱口秀大赛圆满落幕,肛肠甲乳科主管护师钟书平、神内一科护师阎晓丹以真实案例为蓝本创作的叙事护理作品《拥抱》,凭借真挚的人文内核与生动的表达形式,成功斩获 “科普潜质奖”。
该作品讲述的是69岁乳癌切除术复发患者刘阿姨(化名)的诊疗历程:面对消极抵触的刘阿姨,钟书平跳出基础护理框架,以叙事护理为核心搭建沟通桥梁 —— 从一句 “能否用一个词形容现在的状况” 开启对话,耐心倾听其 “恐惧死亡、厌烦治疗、愧疚拖累家人” 的心声;再通过引导回忆 “抚养儿子、陪伴孙子” 的温暖过往唤醒生活热情,提及 “儿子请假陪诊、寻专家手术、查资料鼓励” 的细节帮她看见家人的牵挂。最终,这个充满温度的故事以脱口秀形式走进大众视野,让 “医疗不止有精准诊疗,更有‘把患者当家人’的守护” 这一理念深入人心。
近几年来,总医院护理部始终重视叙事护理在临床的应用,通过 “倾听-共情-引导”模式帮患者缓解心理压力。此次将临床案例转化为脱口秀科普作品,正是对“健康科普需情感共鸣”理念的生动诠释。
音频诉关怀:
《伴癌成长》获省级一等奖
不止脱口秀领域的突破,在第七届河南省健康科普技能大赛中,总医院护理部的人文叙事护理实践再现高光。参赛作品《伴癌成长》以沙画艺术为独特载体,深情讲述7岁脑癌患儿球球(化名)的生命故事。作品借助沙画的流动与变幻,真实细腻地呈现了孩子面对生命终结的无助与恐惧,以及家人在疾病面前的彷徨与焦虑。医护人员通过安宁疗护与芳香疗法等人文关怀,帮助球球与家人实现了与病痛和解。
作品生动诠释了“尊重生命自然进程”的安宁疗护理念,让观众在艺术的感染中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,感悟“让爱永存”的永恒价值。凭借深刻的人文关怀与专业的科普内容,最终斩获音频类一等奖。
让人惊喜的是,《伴癌成长》再传捷报:入围健康中国 2025 年新时代健康科普大赛,将在国家级平台传递总医院护理团队的人文声音,让“伴癌成长”的积极理念惠及更多患者与大众。
微光铸大爱:
以荣誉为起点持续传递温暖
从《拥抱》到《伴癌成长》,从省级脱口秀大赛到国家级科普平台,总医院护理部的每一份荣誉,都源于对“人文叙事护理” 的深耕细作——始终以患者为中心,将临床护理中的真情故事转化为科普内容,用脱口秀、音频等 “接地气、有温度”的形式,打破医学科普的专业壁垒,让关怀与知识同步传递。
“护理团队将继续探索人文叙事护理与科普传播的创新融合,推出更多贴近患者需求、贴近大众生活的科普作品,让医学科普真正走进千家万户,为健康河南、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”,总医院院长助理、护理部主任张桂香表示。